2017年消费金融ABS实现大爆发。其发行量远远超过了去年稳居首位的租赁ABS,总规模跃居首位。对其进行主题分析发现,发行主体集中在互联网的几个巨头。据记者了解,监管对正规的费金融ABS很支持,但审核依然十分严格。随着消费金融规模扩大,行业竞争是越发的激烈。激烈竞争不仅在券商之间,银行也正成为参与者。不过,有券商人士乐观认为,券商与银行的关系,合作大于竞争。
![【行业】消费金融ABS实现大爆发,互联网巨头成主力 【行业】消费金融ABS实现大爆发,互联网巨头成主力]()
互联网巨头成主力
2016年开始,个人消费贷款ABS发行额度和发行总数快速增加,发行总额为774亿元。2017年以来,这一数字增长至1786亿元。 10月12日,沪上一家券商ABS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,原因主要在于三点:首先,普惠金融等政策,有利于消费ABS发展;第二,受经济转型、政策改革的推动和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,消费金融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带动下适用人群更加广泛,适用场景逐渐增加,消费金融基础资产发展很快;第三,大数据征信对消费金融ABS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,在大数据征信支持下,消费金融不良率得到较好的控制,这也为消费金融的发展进一步赢得了政策支持。
从发行主体上来看,消费ABS的快速发展主要得力于几大互联网巨头。以互联网巨头为发起人的消费金融ABS产品拉动了个人消费贷款ABS的发展。实际上,交易所对消费ABS的审核依然十分严格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,目前小型消费金融公司在交易所发行ABS难度依然很大。“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小而分散,获客成本大、技术投入需求大、风控管理难度大,有行业技术和征信壁垒。”上述券商人士向记者表示。
券商在消费ABS的竞争格局相对清晰。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统计,从2017年来个人消费贷款ABS的承销额来看,前三位机构的排名仍为德邦证券、招商证券和中信证券。其中,德邦证券个人消费贷款ABS的承销额高达1634亿元,占公司2017年来ABS总承销额的91.35%,个人消费贷款ABS的市场份额高达69.93%。不过,面对越来越多的行业闯入者,德邦证券面临更大压力与挑战。记者了解到,除了消费金融,德邦证券也不断在银行信贷资产、租赁、房地产、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开发项目。
传统银行成强势介入者
消费ABS竞争已不仅停留在券商行业,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进入消费金融ABS领域。而银行在开展ABS方面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。不过,面对强势介入者多数券商人士仍较为乐观。“银行的资产优势、资金优势更强,客户储备也较为优质,我们特别看好银行消费金融的厚积薄发之力。但是券商优势在于资本中介服务,资产变为证券的设计能力。”一家券商的ABS人士表示,“其实二者并不冲突,或者换而言之,会合作得更为紧密。”
而目前市场上有种看法是“非持牌机构成为ABS的主力军。”不过,上述券商人士并不认可此种说法。“目前并非是非持牌机构为主力,或者可以阐述为非传统银行成为消费金融发行主力,但仅为发行,其实银行体系有很多消费金融资产,但并没有在市场上发行,因为风险收益比很高,不舍得卖出。”某券商ABS人士告诉记者。
一位券商人士认为,随着监管的发展和市场的规范,开展消费ABS业务的机构逐渐以具有牌照的正规机构为主。“非持牌机构难以成为消费ABS的主力军,券商应当加强和有牌照的机构合作,更多地关注有牌照的机构增信的项目。”其表示。
晓风安全网贷系统作为中国最大的p2p系统开发服务商基于“为安全而生”这一产品理念,致力于打造“安全、安全、更安全”的互联网p2p平台,从SP2P3.0到SP2P10.0,不断更新,增加功能,提升安全。上市销售以来,一直处于系统市场占有率领先的地位。
![【行业】消费金融ABS实现大爆发,互联网巨头成主力 【行业】消费金融ABS实现大爆发,互联网巨头成主力]()
扫码关注晓风
了解更多资讯,欢迎致电晓风全国统一销售热线:400-071-8888